近期,多个外资品牌奶粉的原料供应商新西兰恒天然公司爆发了不洁乳清粉事件。事件原因已经基本明朗,不洁乳清粉携有的“肉毒杆菌”源自原料管道老化、清洁不善等问题。
在今年3月,恒天然在澳大利亚一家工厂发现,存在超出正常含量的肉毒杆菌,直到8月2日,这一信息才被公布。恒天然由此向公众道歉,引人揣测其中到底有几分是诚恳的歉意,又有几分是被迫的意味。
除了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负责任”形象意图脱身的恒天然,卷入事件的雅培也“无奈”的闪烁其词。雅培从出事时坚决否认,到第二天凌晨就预防性召回2个批次的奶粉,再到国家质检总局确认其相关产品存在风险,要求履行主体责任。雅培这一系列漠视公众知情权的举动,不仅让舆论哗然,更触及了中国消费者的底线。多美滋等外资品牌也深陷“召回门”,一时间,在中国市场无往不利的外资品牌走下神坛。
“肉毒杆菌”究竟对食用者造成怎样的影响,能够造成奶粉行业如此巨大动荡呢?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指出,肉毒杆菌对一岁以下宝宝的影响较大。因为1岁以内的婴儿肠道微生态屏障还没有完全形成,正常菌群还不够强健,因此肉毒杆菌的芽孢进到婴儿的肠道内之后,它有可能生根繁殖,释放出毒素,毒素进入到血液以后有可能导致孩子神经痉挛或麻痹的中毒症状。
肉毒杆菌引发的奶粉安全问题,似乎只是冰山一角。消费者认为的绝对安全的洋奶粉,是否真的能做到生产链条的“零风险”?这个问题的答案恐怕并不像很多人想象中那样美好。无论是欧洲的二恶英事件、日本奶粉铯污染事件、韩国乳品甲醛污染事件,还是美赞臣蛋白质不达标被退货、日本雪印奶粉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雅培奶粉甲虫门、雀巢奶粉碘超标等等……几乎所有国际知名的“洋奶粉”企业,无一幸免。频发的事件,不断打击着消费者的信心。而依旧高高在上的价格,更让消费者停下趋之如骛的脚步,适当的用理性的思维判断婴幼儿奶粉的选择问题。
奶粉是否安全,与外资背景还是国产背景无关,而在于对长产业链问题的把控。国外企业如果监管不力,也会出现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国内企业如果质量把控够严,也一样能生产让宝宝健康成长的好产品。某些国产品牌的乳品的质量安全把控能力在国际上已经获得了共识,整个产业链都有“危害分析关键点控制技术”。不仅能够达成ISO22000国际标准,还对生产规范等生产措施进行安全管理。牧草、奶牛、挤奶、收奶、初加工、半成品、成品……每个环节均保证安全可控。
事实证明,进口乳品投诉和问题检出率高于国产乳品。近期的恒天然事件更将外资品牌奶粉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消费者长期盲目信赖外资品牌,源于三鹿之伤;而此次恒天然事件,是否能够成为消费者理性选择开始的分水岭呢?国产奶粉的竞争优势,不仅在于原辅料可控可追溯的安全管理理念,更有本土品牌了解本土宝宝的天然优势,能够推出更款适合中国宝宝成长需求的产品。
中国的消费者经历了这么多外资品牌安全问题事件,也许现在是该彻底打破迷信洋奶粉壁垒的时候了。走出消费误区,打破洋奶粉垄断,倾向理性消费,中国奶粉市场变局或将形成。
· 本站隶属于中國防偽碼查詢中心有限公司 注册编号∶ 1766923 China anti-counterfeiting code inquiry Centre Limit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1
· CopyRight 2008-2017,Powered By http://www.95315.org Inc.All Rights Resered QQ:824336698 邮箱:fangweima@163.com 电话:4001153315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北京网络公安 国际联网备案 北京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315防伪标签网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防伪码查询中心 京ICP备09014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