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强还需更“瓷实”
□蔡峡成
国门时评
7月7日,财富中文、英文及其他语种网站,同步发布最新《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上榜公司创纪录地达到100家,仅次于128家的美国。其中,中石化以4572亿美元的营业收入荣进前三甲。据报道,今年世界500强入围门槛再次提高5亿美元,达到237亿美元。
众所周知,《财富》世界500强被誉为“终极榜单”,排行榜一直是国际上公认的、衡量世界大公司实力的最权威榜单。中国100家企业入围的消息传来,中国企业界为之一振,国人为之一振,众多网友纷纷跟帖热议、积极评价,但也不乏一些冷思考。
网友“囧”说,从1995年的3家到今天的100家,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榜单中进步之神速,令全球刮目相看,如此增速,数量超过美国或许只是时间问题。但是,中国企业大而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也是兴奋之余需要清醒认识的问题。
“囧”的说辞,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网友的心声,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目前中国企业的阵痛。拿上榜中外企业作一比较就会一目了然:虽然中国企业凭借平均营业收入和资产数量,在世界500强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在企业利润和人均利润等标志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上,则明显落后榜中发达国家,比如,榜单中95家大陆企业(含中国香港)的平均利润为32.2亿美元,低于全部榜上公司平均39.1亿美元,仅是美国上榜公司平均利润的一半;上榜的中国大陆企业平均员工人数达19万,远高于榜单总平均员工13万。显然,中国上榜企业“软实力”令人堪忧。
另外,从《财富》榜单看,入榜的中国企业大部分为央企,资源型企业居多。而国外企业大部分是民企,其中很多科技、商业和服务企业。所以,我们不能仅看到国内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更要看到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质量、管理、人才等方面的差距,抓紧“补课”,苦练内功,迎头赶超,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强企。毕竟,《财富》评出的是世界500强,而不是世界500大。
俗话说,攻城容易守城难。经过努力,众多中国上榜企业挺住了世界500强地位,排名有所提升,更有7家新公司首次跻身其中。但应当看到,当今世界经济运行极不稳定,下行空间依然较大,经济实体间竞争日趋激烈,再则,《财富》评选500强每年一次,且入围门槛不断调高,中国企业若想保住席位,不能有丝毫懈怠,戴尔、雅培、理光等27家公司今年被剔出榜单就是最好例证。
怎样使中国上榜100强乃至其他企业强得更“瓷实”点呢?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转变”的重要论述给出了明确答案:“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只有加快转变,中国企业才能在强手如林的世界经济实体中强身健体、站稳脚跟。
(作者单位:《中国国门时报》总编办) 《中国国门时报》
· 本站隶属于中國防偽碼查詢中心有限公司 注册编号∶ 1766923 China anti-counterfeiting code inquiry Centre Limit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1
· CopyRight 2008-2017,Powered By http://www.95315.org Inc.All Rights Resered QQ:824336698 邮箱:fangweima@163.com 电话:4001153315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北京网络公安 国际联网备案
北京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315防伪标签网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防伪码查询中心 京ICP备09014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