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柯燕凌 中共武汉市委党校
“设计之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立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评选项目七大主题之一。2017年11月,武汉正式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之后第四个入选“设计之都”的国内城市。发展设计产业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推进作用,日益成为许多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武汉在桥梁工程、高铁等工程领域的创新设计能力处于全国乃至全球领先水平。全国1/3的重点工程出自武汉设计师之手,他们设计出了众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工程,屡获包括德国红点奖在内的国际大奖;设计了50%的世界大跨度桥梁、60%中国已建成的高铁、30%以上的中国重大工程。武汉的工程设计行业工程类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在校人数规模均在全国名列前茅。
但总体来看,武汉市的设计行业体系组成较为单一。除工程设计之外,其他如服装设计、珠宝设计、动漫设计等设计行业虽具备一定的设计实力,但发展效能并不突出,尚未形成多设计行业相互带动、协同发展的良性发展格局,品牌化、系统化建设成效不显著。而且,创意设计人才结构单一,呈现为工程设计产业实力强,创意实力弱的“跛足”局面。那么,如何推进武汉设计产业做稳做强,为武汉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我们试图从政策角度寻求解决路径,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做好顶层设计,优化城市营商环境。
制定加快推进设计之都创新的政策措施,清除影响设计产业发展的歧视性、束缚性、障碍性政策。创新服务机制,帮助符合条件的设计企业利用股权市场开展股权融资。完善武汉设计电商服务平台,形成以IP合作研发为核心的创新渠道,技术驱动内容创新;管理模式以交易为核心,助力产业价值高效转化。
二、加快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壮大产业。
以工业设计带动创意设计协同发展,以创意设计带动传统产业革新。首先,要继续做强工程设计。推进“互联网+设计产业”,建设武汉工程设计虚拟产业园,为设计企业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加快新技术的转化运用,与国际接轨开展全过程工程咨询。其次,要做大工业设计。构筑完善工业设计展示交流合作平台和产业链服务平台,激励设计领军企业提供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服务;引导工业设计由产品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跟进一批工业设计项目落地,吸引国内外创新资源向武汉市转移,增强武汉工业设计的国际竞争力。最后,要做实创意设计。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打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长期分割的格局,进行文化产业的供给侧改革;深入推动武汉东湖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形成更为均衡的行业和产业结构。
三、提升城市品质,实现武汉“老城新生”。
发挥武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作用,结合武昌古城、汉口历史风貌街区、汉阳归元片区,落实生态修复、老城复兴,文脉复归。利用武汉独特的山水资源,按照“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的高质量区域发展和产业战略布局要求,形成“城、街区、园区”的多层次结构体系。让设计下乡,积极参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促进乡村振兴。
四、发挥人才优势,鼓励原创自主创新。
开展设计产业招才引智,大力引进培育“武汉黄鹤英才”,持续推进“四大资智聚汉工程”,着力吸引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行业领军人才。推进“大师进学校”“名师进企业”项目,企校间形成优势互补。依托在汉教育资源,大力培养与集聚多样化的设计人才,促进设计人才的培养、合作和共享。充分尊重原创设计,增强科技创新对于原创设计的支撑作用。推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提供技术转移产业化等知识产权全方位服务,支持在汉设计企业成为国内国际行业标准的引领者和输出地。
五、营造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国际交流。
建立以“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市民参与、国际合作”的设计创意活动模式,紧密合作。拓宽对外交流渠道,形成多层次交流的模式;丰富活动内容和形式,让“斗鱼嘉年华”“武汉设计双年展”“武汉设计之都圆桌会议”等成为创意网络城市以及设计机构、设计企业、设计院校乃至全球设计师的广泛参与的活动;加快融入设计之都网络,大力开展国际性设计交流活动,推进城市间交流合作;通过搭建国际交流渠道,加快国际设计资源对接、国际设计项目合作、国际创新活动推广,扩大武汉设计之都的影响力。
目前全球31个设计之都均在探索各自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并在创意城市网络中分享。武汉只有充分利用产业优势、教育优势、区域优势,努力提升城市品质,通过政府、企业、社会联手推动可持续发展,才能使之成为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典范,并为世界同类工业城市转型升级提供创新案例。
· 本站隶属于中國防偽碼查詢中心有限公司 注册编号∶ 1766923 China anti-counterfeiting code inquiry Centre Limit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1
· CopyRight 2008-2017,Powered By http://www.95315.org Inc.All Rights Resered QQ:824336698 邮箱:fangweima@163.com 电话:4001153315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北京网络公安 国际联网备案 北京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315防伪标签网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防伪码查询中心 京ICP备09014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