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瑾上海小额贷款公司协会
近年来,金融与科技的深度结合对商业银行影响深远。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不断向金融领域渗透,金融科技这一概念应运而生。金融科技与商业银行传统金融业务的融合,为推动金融行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机遇,不但扩大了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覆盖面,降低了金融服务的门槛,同时也促进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为打造普惠金融提供助力。而金融科技能否以及通过何种机制促进商业银行在业务、信贷、风控、催收等方面的不断优化,仍是值得探究的问题。金融科技在业务、催收等方面的创新理念,为商业银行如何借助金融科技进行创新提供了经验,对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金融科技助力银行实现数字化转型
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运行效率对维护市场稳定、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以银行信用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在社会总融资中也占据主导地位,其业务活动对存款货币创造有重要影响,是国家实施经济政策的重要基础。“十四五”规划及《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等国家重要发展规划,均强调要健全金融科技创新体系,将金融机构应用科技的能力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现阶段,商业银行对金融科技的投入逐年增加,并成为发展金融科技的“主力军”。2021年,国有五大行在金融科技方面平均投入超过200亿元。金融与科技的深度结合,促使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原有商业模式与运行逻辑发生深刻变化,其经营、管理、营销、设计和风控等环节也因此被重构。其中,商业银行最基础的业务环节和备受关注的风控环节都可以借助科技手段实现全流程数字化,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实现金融科技创新的具体路径
业务系统。QQHE银行选择维信金科打造并升级业务系统,维信金科采用先进技术框架,在前、后端平台输出上,为QQHE银行的业务、技术发展提供保障。系统采用灵活的“产品工厂”配置模式,支持多进件渠道接入,为分销渠道提供差异性或统一入口,以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并区分贷前、贷中、贷后的不同阶段,进行风险识别、风险监控。
催收服务。QQHE银行依托维信金科强大的算法模型研发能力,基于贷款用户贷前申请数据、贷中还款数据和贷后催收的交互数据,利用大数据等手段,建立多种催收模型。然后使用催收模型,进行数据驱动的精细化催收管理。维信金科为QQHE银行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收系统,该系统作为催收管理及催收作业的核心工具,确保了信息数据在作业时能全脱敏使用。系统还根据催收人员的作业需求及习惯,定制了界面展示模块,以便对催收管理中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确保业务正常运作。
金融科技赋能下的商业银行转型之路
金融科技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不断被运用到未来商业银行的生产与改革中。商业银行运用这些技术重构业务及组织流程、驱动产品研发,最终达到改善客户体验的目的,形成新的经营优势。面对数字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商业银行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达到用金融为科技赋能的目的。
深化数字化认知,明确战略定位。商业银行在制定战略规划时,一方面要深入分析市场的外部环境,广泛借鉴同行经验,另一方面则要从实际出发,权衡各方因素并有所取舍,才能形成适合自己的战略规划。
改革体制机制,调整组织架构。为了适应金融科技时代快速响应客户的要求,商业银行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调整组织架构。在业务流程方面,商业银行应确定“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要快速反应。在组织结构方面,商业银行要在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协调发展。横向架构发展的前提是保证以客户为中心,借助金融科技消除数据、业务、技术方面的“孤岛现象”,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纵向架构发展的前提则是要明确金融科技背景下总行、分行、支行的新定位,用技术将总行和分支行各业务场景有效衔接,提升业务效率和经营绩效。在管理机制方面,商业银行应通过技术手段革新组织和流程,建立前、中、后台统一的信息共享机制,用以支撑业务部门的产品研发和服务创新。
建立数据治理体系,强化数据分析能力。打造专业化的数据人才队伍,运用数据模型、数据分析工具归集各类数据,随后进行清洗、整合、分析,最终形成完整的客户画像。此外,仅仅依靠商业银行自身积累的数据无法满足需求,还应当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扩大数据来源,实现数据共治共享。其次,要推进数据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标准,将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协同管理,保障数据的流动性、有效性。为了降低监管审查风险,还需要建立数据脱敏管理机制,保障数据使用安全。
随着新一轮科技浪潮的兴起,将金融与科技相融合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金融科技正在深刻改变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方式,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带来巨大挑战。商业银行应积极拥抱金融科技,顺势而为,以此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 本站隶属于中國防偽碼查詢中心有限公司 注册编号∶ 1766923 China anti-counterfeiting code inquiry Centre Limit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1
· CopyRight 2008-2017,Powered By http://www.95315.org Inc.All Rights Resered QQ:824336698 邮箱:fangweima@163.com 电话:4001153315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北京网络公安 国际联网备案 北京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315防伪标签网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防伪码查询中心 京ICP备09014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