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行业资讯>正文
  • 企业如何构建ECLM的应用闭环

  • 责任编辑:新商业 来源: 中国315防伪网 2025-04-09 14:47:29
  •   文/张绍庆 山东海洋集团有限公司 梁紫超 银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日益复杂化,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及其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的关注焦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促使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着手对金融工具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行较大幅度的修订。2017年,我国财政部积极响应国际会计准则的变化趋势,修订并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简称“新CAS22号”),并引入了ECLM(预期信用损失模型),旨在更及时、足额地计提金融资产减值准备,从而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特点

      传统的已发生损失模型在确认信用损失时,要求企业必须有客观证据表明损失已经发生,这导致企业在信用损失尚未发生时无法计提减值准备,进而掩盖了潜在的信用风险。为了改进这一问题,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各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开始探索构建更具前瞻性的减值模型——ECLM。

      ECLM的核心特点在于其前瞻性和全面性,该模型要求企业在金融工具初始确认时,就应当评估其信用风险,并在每个报告期末进行更新,以确保所反映的信用风险问题契合实际状况。此外,ECLM还考虑了未来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使企业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反映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状况。

      新CAS22号中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应用

      金融资产的分类与减值处理。根据新CAS22号规定,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对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特指债务工具),企业应利用ECLM计提减值准备。该模型要求企业应根据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特征,以便对其风险阶段进行划分,并分别计算预期信用损失:第一阶段特征为信用风险尚未显著增加,企业应计提12个月内的预期信用损失;第二阶段特征为信用风险显著增加,但尚未实际发生信用减值,企业应计提整个存续期内的预期信用损失;第三阶段特征为已发生信用减值,企业应继续计提整个存续期内的预期信用损失。同时,为了更精准地反映金融资产的实际价值,并调整利息收入的计算方法,确保财务报告准确性。

      预期信用损失的计算方法。预期信用损失的计算是基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并考虑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因素。企业应采用科学方法预测未来现金流量,并据此计算预期信用损失。在进行预测时,企业应充分考虑历史数据,同时结合当前经济状况,确保预测过程全面、客观。

      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企业应依据ECLM所得出的计算结果,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当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状况有所改善时,企业可以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但需注意,转回金额不得超过原计提金额。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财务报表方面。企业引入ECLM后,其财务报表能更准确地反映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状况。新CAS22号要求企业在使用ECLM的过程中,应当在每个报告期末重新评估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这一规定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风险,有效保障股东和相关方的利益。

      企业利润方面。ECLM的应用会对企业的利润状况产生一定影响。该模型要求企业在金融工具初始确认时即刻评估其信用风险,并需要在每个报告期末进行持续的更新与评估。因此,企业可能因此计提更多的减值准备,进而导致利润水平和股东权益下降。

      企业资本充足率方面。ECLM的应用还会对金融类企业的资本充足率产生显著影响。通常情况下,与已发生损失模型相比,ECLM要求企业在更早阶段计提更多的减值准备。这将直接导致企业的净资产减少,进而使得资本充足率下降。为了使资本充足率保持在安全水平,企业可能需要增资或减少风险资产的持有量等。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提升风险管理效能。ECLM有助于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进而全面提升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在应用ECLM后,企业通过评估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状况,可以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的风险点,有效降低损失。

      制定风险应对策略。ECLM的应用对减值损失的计量提出了更严格的技术性要求,其根本落脚点在于促使企业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并制定更加全面、灵活的风险应对策略。企业应当根据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状况,对风险进行排序,而后再制定具体风险应对策略。

      企业应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数据获取与处理难度。ECLM涉及多个参数和假设,比如PD(违约概率)、LGD(违约损失率)等。具体而言,该模型需要企业利用估值技术获取和处理大量数据,这些数据既包括企业自身数据,也涉及所在行业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相关数据。而模型的准确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据质量。因此,在实操中,企业往往面临着数据获取和处理难度较大的挑战。为了有效应对这个问题,企业应加强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努力提升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前瞻性调整机制,以灵活应对未来经济环境变化对信用风险可能产生的影响。

      模型复杂性与专业性要求。ECLM兼具复杂度高与专业性强的特点,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然而,在现实中,许多企业可能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导致模型的应用效果不佳。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企业一方面应加大力度,增强财务人员对ECLM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应积极寻求利用专业的宏观经济预测工具和方法,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企业还应充分利用外部数据源和第三方机构的专业优势,确保模型应用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成本与效益平衡问题。若想有效应用ECLM,企业不得不面临成本与效益的平衡问题。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应用模型带来的收益甚至可能无法覆盖其投入的成本。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企业应当制定合理的应用计划和预算,并从多方面出发,着力提高模型应用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信息披露问题。新CAS22号准则要求企业披露更多关于预期信用损失的信息,不仅包括已经发生的信用损失,还需要披露预期的信用损失情况。在细节上,准则要求企业揭示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算方法和假设条件等。此外,与传统的信息披露相比,新准则规定的披露频率更为频繁,这无疑增加了信息披露的复杂程度,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我们通过分析ECLM的理论背景与特点、具体应用场景、对企业财务报表和风险管理的影响,以及企业应用该模型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等多个方面,旨在为企业如何更有效地应用ECLM、提升金融工具减值处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以及进一步强化风险管理能力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 企业如何构建ECLM的应用闭环
  • 企业运营发展可从强化服务意识破局
  • 国企税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樊 登:真正的创造力,源于内在动力而非外部激励
  • 大数据助力企业提升决策效率和管理水平
  • 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工商管理高质量发展路径
  •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进化论
  • 五维联动研究型审计促进专卖管理数字化转型
  • 主编推荐 ...
  • 无耻!贵阳一优质“博士”竟是个渣男,多名女性控诉其恶劣...

  • 梅州警方高速查获假冒品牌香烟4263条!涉案173万!

  • 小天鹅的滚筒洗衣机质量怎么样?好不好?哪个型号好?价格...

  • 最新人物 ...
    滚动新闻 ...
    新闻排行 ...
  •   · 本站隶属于中國防偽碼查詢中心有限公司 注册编号∶ 1766923 China anti-counterfeiting code inquiry Centre Limit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1

      · CopyRight 2008-2017,Powered By http://www.95315.org Inc.All Rights Resered QQ:824336698 邮箱:fangweima@163.com 电话:4001153315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北京网络公安 国际联网备案 北京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315防伪标签网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防伪码查询中心     京ICP备090147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