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对2011~2013年食品安全公众热点事件分析后得出结论
“啥都不敢吃”源于风险交流缺失
□ 王 薇 谢 玲
近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八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在辽宁省大连市举办。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北京工商大学等120余所国内外高校、70多家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及专家,以及娃哈哈、贝因美、英创松公司等众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代表悉数到会,参会人数突破1200人。
我国于今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法》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关于风险交流。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更加突出预防为主、风险防范的原则,首次增设了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此次年会期间举办的食品安全风险解析专家研讨会上,众多专家就食品安全风险解析的经验和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据了解,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国内57位权威专家对2011~2013年公众关注的38个食品安全热点事件进行的分析表明,公众及媒体对热点中属于食品安全事件认知的平均准确率不足25%。由此显示出,对中国食品安全认知,科学家与消费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究其原因,即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缺失,这也是中国食品安全中的主要矛盾。
目前,政府部门的管理多以危机应对为主。与会专家表示,从欧美国家和地区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成功经验来看,风险交流是投入少、效率高的一环。其重要性和高效性越来越为国际认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表示,在中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风险交流的三大框架中,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因具有突发性与不可控的特征,因此成为难度最大的工作内容。众所周知,风险交流的缺失,已成为影响中国食品安全水平的短板,是导致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任之惑”的根源,亟待引起关注。
据了解,为补齐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短板,2014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夯实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科学基础:在政府层面,集中国际国内两股科技力量,为监管提供科技咨询,组建食品安全的“科技智库”;在行业层面,参与卫计委标准修订,在方便面、冷冻食品两大领域进行系统的风险排查与研究,引导行业做公众科普;在媒体层面,与主流媒体结盟,用科学的声音填补食品安全的信息真空。
为拓展风险交流渠道,创新风险交流载体,该学会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三司联合创办了《食品安全风险解析》,针对国内外食品安全焦点、热点涉及的关键风险点,邀请食品安全领域相关权威专家,运用风险分析的方法进行科学解读和专业分析。如,针对2014年2月出现的偶氮甲酰胺(增筋剂)风波,邀请业内权威专家及时进行专业分析和科学解读,从而成功化解一场食品安全风波。2014年1~12月共完成38期周报,这一尝试亦使中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脉络更清晰。在这项工作中,学会用权威专家的科学观点,力求严谨、准确地表达“科技界共识”,夯实了中国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科学基础。
此外,科学家与媒体人缺少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渠道也是阻塞风险交流的重要原因。而媒体又对消费者的认知影响最大。因此,积极加强与媒体之间的风险交流也是学会工作的重点。学会致力于通过让媒体参与走进食品行业的活动、各种专业沟通会及境外学习,培养主流媒体中知名记者“表达正确的观点”,从而逐步构建起舆论安全的网络。 《中国质量报》
· 本站隶属于中國防偽碼查詢中心有限公司 注册编号∶ 1766923 China anti-counterfeiting code inquiry Centre Limited 网站备案:京ICP备13034703号-1
· CopyRight 2008-2017,Powered By http://www.95315.org Inc.All Rights Resered QQ:824336698 邮箱:fangweima@163.com 电话:4001153315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北京网络公安 国际联网备案 北京网络警察 报警平台
· 本网除注明来源中国315防伪标签网文章外,其他均为来源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负任何责任。
(C)版权所有 中国防伪码查询中心 京ICP备09014703号